隨著現(xiàn)代生活節(jié)奏的加快,越來越多的人注重身體健康,堅持運動已然成為一種生活習慣,而良好的運動習慣于科學的意識能夠讓效果事半功倍。
01科學健身有原則
遵從循序漸進的健身計劃,參加多種形式的運動項目,全面發(fā)展運動能力。
02科學健身可以促進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
將鍛煉身體融入到日常生活中,注意全面的營養(yǎng),充分的休息和睡眠,達到理想的鍛煉效果。
03運動降低疾病風險
科學健身可以增強心肺功能,強健肌肉骨骼,有效提升身體新陳代謝,提高生命活力,促進心理健康。
04久坐傷身,動則有益
減少靜坐的時間,每多坐一小時,心血管疾病風險就增加12%,心臟病發(fā)作風險率增加26%,鼓勵隨時隨地,各種形式的身體活動,每小時起來動一動。
05運動風險評估保證運動安全
運動前應了解患病史及家族病史,篩查生理指標,進行體質(zhì)測定,全面評估身體狀態(tài),減少運動風險。
06運動環(huán)節(jié)要完整,運動方式要多樣
一次完整的運動應當包括準備活動、正式活動、整理活動,一周運動健身應當包括有氧運動、柔韌性運動,這三種方式不可偏廢。
07保證一定強度、頻率和持續(xù)時間
推薦每周運動不少于3次;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;每周至少2天進行所有主要肌群參與的抗阻力量練習。
08老年人保持適當身體活動水平
老年應重視肌肉力量練習,適當進行平衡能力鍛煉,例如太極拳、廣場舞、騎自行車等活動,每次運動時間控制在20-60分鐘左右,不要單獨鍛煉,運動強度不宜過大。
09特殊人群應當在專業(yè)指導下運動
特殊人群(慢病患者、殘疾人等)應當在余生和運動專業(yè)人士的指導下進行運動。
注:文章來源于網(wǎng)絡,如若侵權(quán),可聯(lián)系刪除!
關(guān)鍵字:
